close

北插天山首圖.png

路程和時間:2023.12.11,往返共21公里,大約需要8-9小時

路線規劃:小烏來登山口→赫威山→四叉路口→分遣所遺址→多崖山→北插天山→原路折返

北插天山的2大看點就是「台灣山毛櫸」和壯觀的「赫威神木群」,而最熱門的時節就在盛開台灣特有樹種-山毛櫸的10月底11月初。總共才120名申請入山的名額,也難怪我連續2抽都失敗。

這次行前我挺擔心的,主要是因為我還未單攻9小時的山,天氣預報顯示將有寒流來襲,當天會下雨且氣溫直下至9度百岳前哨站-北插天山|冬季火紅色落葉地毯|風雨洗禮迷霧山林,百岳前哨站-北插天山|冬季火紅色落葉地毯|風雨洗禮迷霧山林,百岳前哨站-北插天山|冬季火紅色落葉地毯|風雨洗禮迷霧山林,

 

北插天山02.jpg

北插天山的故事

北插天山又稱塔開山,是北部著名的中級山,標高1727公尺,很多人說是攀登高山百岳的修練場。山形峻峭挺拔位於雲霧盛行帶,每當山嵐湧起,如一倒插天際的樣貌而得名「插天山」。林務局於民國81年成立插天山自然保留區以保護「台灣山毛櫸」純林。山頂上有兩顆三角點,原因是舊的No.1125曾經遺失過,又立了一顆No.1533後被找到,就新舊並存囉。

北插天山03.jpg

台灣山毛櫸

全世界而言山毛櫸這類的樹木並不稀有,但台灣是最南界限的生長區。台灣山毛櫸為落葉性喬木,樹高可達20公尺以上,胸高直徑可達70公分以上,喜好生長在山的稜線上,主要分布在塔開山和翠峰湖以東。

台灣山毛櫸又稱「台灣水青岡」,在1萬年年冰河消退後持續留存生長的冰河孓遺物種,每年10-11月進入秋天,葉子逐漸由綠轉換為金黃,隨風搖曳又緩緩落下,美不勝收。

北插天山 (5).jpg

日本擠菇

路上橫躺在行徑路上的山毛櫸樹幹上,長了一叢紫色的菇類,顏色不太討喜。後來查到原來就做「日本臍菇」。有關它的資訊不多,主要特徵是夜間會發光(綠色微光)而且具有很強毒性,誤食將引起嚴重腸胃炎,嘔吐、腹痛、下痢沒有及時就醫可能致死。

北插天山01.jpg

赫威神木群

是以長超高赫威神木為首的神木群,還有巨大樹洞的八仙神木、枝幹曲折像個水手的卜派神木等,是極為珍稀的低海拔紅檜群,樹齡大約在800至2000年之間。

北插天山04.jpg

12月份的北插天山,一點也不浪漫,十分的冷!!!託幸運之手朋友的福,我們真是好好體驗了一番,哈哈哈。

北插天山 (1).jpg

水氣豐沛,整個山路都是相當濕滑、泥濘,還好有大量豔紅的落葉鋪滿林道,不僅為景緻增添豐富色彩外,踩在上面也比較不易跌倒。

北插天山 (2).jpg

長年雲霧且擁有原始林木的北插天山具有迷幻、靈氣的感覺,岩石旁傾倒的枯枝、蔥綠茂盛的青苔和開闊的V型山谷,似乎驕傲又峻峭的山神獸就要從谷中緩緩得出現。

又風又雨又冷,即使在惡劣的天氣下,我們還是順利、平安地完成了。

 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★難易最好走的路線,就推薦和我們一樣小烏來登山口這條喔!

★北插天山行前準備,歡迎參考我的下一篇文章

雨季登山裝備大公開】怕雨?才不呢!濕答答的冒險竟讓我感受自然的療癒魔法,給你勇氣面對雨滴也是一種成就感哦!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inmountain 的頭像
    ccinmountain

    山中西西說故事

    ccinmount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